乾隆十七年八月,皇帝照例携后妃、皇子公主、文武大臣至木兰围场秋狝。
新入宫的颖嫔和恪常在都是蒙古女子,年华正好,像是最鲜妍明媚的花朵开在木兰草原之上,驰马张弓,英姿飒爽,尽显万种风情。如此,自是引得皇帝陛下垂爱不已,眷顾颇浓。
在天子之畔,往往存在着这般或那般的机遇,不只属于妃嫔,偶尔也会落在侍奉的太监和侍卫身上——凌云彻便是如此。
旁的不说,凌云彻的身手在侍卫中是一等一的,有了如懿若有似无的提携,加之先前护卫永瑾和璟瑶有功,很容易就得到了皇帝的青睐。待到秋狝结束,如懿随皇帝从木兰围场回来,凌云彻已经升了二等侍卫,并充永珑的半个拳脚师傅。
此时,凌云彻已过而立之年,只因一直惦念着魏嬿婉,所以耽搁未娶。如今他得了皇帝重视,关心他终身大事的人也是纷至沓来。如懿想着他这么一直单身下去,一来容易再被魏嬿婉利用,二来自己也说不准会被泼脏水,因而人前人后提点多次,终于撮合凌云彻与他一位远房表妹成了亲。
婚后,夫妇二人在江与彬和惢心的帮助下,在宫外置办了一处两进的小院子,日子过得还算红火。至少这位夫人贤惠温柔,不似魏嬿婉心思不正。凌云彻便在不需轮值的日子里,陪伴妻子,用心经营自己的小家庭。
没了冷宫里的知己难得,也没了患难与共的情意,凌云彻待如懿只是耿耿忠心,并无其他心思。这让如懿很是安慰,可以放心运用,不必再出一个清河王了。
得知消息的魏嬿婉,不可避免地对如懿颇有微词,只是不敢显露半分。
这个秋天,说是颖嫔与新晋的恪贵人“平分秋色”,一点也不为过。宫中蒙军旗嫔妃风头颇盛,就连早已不是新人的海兰,也出人意料地于深秋时节再度有了身孕。
距离海兰诞下永琪已经过去近十二载了,虽然一直不算被冷落,身体也未曾有什么差错,但如懿猜测,是海兰不想再诞下皇子而与自己的孩子相争,因而这些年来刻意避孕——此次怀孕,的确是在意料之外,从海兰得知遇喜后那寥落的神色便可知一二。
对此,如懿是既感动又心疼,于无人处,她耐心地劝慰着海兰:“你什么都不必想,就好好安胎。无论皇子也好,公主也罢,都是咱们的至宝。愿他能平安无病,百岁忘忧。”
海兰抚摸着尚未显怀的小腹,犹思郁情:“姐姐,我……”
“你我之间,还需要那些虚与委蛇的话么?那我就白当了你这么多年的‘姐姐’了。”
如懿打断她的话,似在展望未来般低笑:“若是个皇子,便与永瑄年纪相仿,可以让他们兄弟一同读书习字。若是个公主,你便也享一回儿女双全的福气,让她做我们最贴心的掌上明珠……可好?”
海兰这一胎,自然不如当初如懿怀有永瑄时那样合宫欢悦,皇帝和太后也不过依着贵妃份例送来赏赐。如懿却是珍而重之,小心呵护,事事件件料理妥当,再不敢拿宫务去劳累海兰,唯恐出什么差错。
冬去春来,草长莺飞,为了海兰能好好儿养胎,远离宫中纷扰,如懿向皇帝建议去圆明园暂住。皇帝素性雅好园林景致,为着一抒闲心逸趣,欣然应允,浩浩荡荡地携太后与嫔妃一同前去。
依仗着天下太平,国富力强,这些年来,皇帝在圆明园的修建中下了十乘十的人力、物力、财力,将江南秀丽景致与北地燕歌气息融于一体……完全是能把雍正爷从泰陵气活过来的程度。
李太白填行乐词,说是:水绿南薰殿,花红北阙楼。莺歌闻太液,凤吹绕瀛洲。比之宫内的拘束,在圆明园,便是这样随心如流水的日子。因为皇帝喜欢,一切纸醉金迷便都有了最名正言顺的理由。
然而落在如懿眼中,这里的一切富贵与雍容,在后世,终免不了变成一片好看些的断壁残垣。
只有在那么一瞬间,如懿很认真地想过,若是能从她的孩子开始,改变这个或许并不真实存在的平行世界的历史,似乎也是一件不错的事。
当然这个想法很快就消散于无形了,她并不是很在乎后事,她只是很喜欢掌控命运的感觉。
嫔妃在圆明园的住处,不必像宫中那样等级森严,全凭皇帝心意。皇帝喜欢湖上清风拂绕的惬意,照例是住在了九州清晏,如懿则住在东边离皇帝最邻近的天地一家春,紧依着王陵春色。颖嫔恩宠深厚,皇帝喜欢她在身边,便将西边的露香斋给了她住。魏嬿婉恩宠不如以往,但也是皇帝跟前的人儿,住进了富丽堂皇的韶景轩。意欢与海兰则相伴住了天然图画的五福堂,庭前修篁万竿,与双桐相映,风枝露俏,绿满襟袖,清静宜人,正适合海兰养胎。其余嫔妃,便闲散在于其间,彼此倒也惬意。
海兰的产期是在七月初,目今已不足两月。这一日午后,如懿照例去了五福堂,与海兰在西窗下闲谈。
窗外枝头的夏蝉咝咝吟唱,九扇风轮辘辘转动,将殿中供着的雪白素馨花吹得满室芬芳。海兰摘下一朵素馨花簪在鬓上,轻声问她:“算起来,颖嫔的家书已经送去半个月了,不知巴林王是怎么说的?姐姐心中可要有个章程,毕竟时间不等人。”
如懿淡淡道:“已是递了折子上去。今晨你叔父悄悄传信进来,说是巴林部军队已经在伊犁附近截住了达瓦齐的大军,多尔扎亦率军前后夹击,眼下正鏖战于伊犁河谷,想来尚需时日。”
早年太后亲女端淑长公主下嫁准格尔首领多尔札为妻,本是安稳之意,可多年来,多尔札一直狂妄自傲,耽于酒色,又为防兵变再现而杀了幼弟策妄达什,十分不得人心。准格尔内乱这段时日,巴图尔珲台吉的后人达瓦齐一直蠢蠢欲动。有了如懿提前排布,借由巴林王之口及时禀报了准格尔的异动,如今朝野惊动,一场战事是免不了了。
海兰点了点头:“姐姐心中有数就好,咱们身在后宫,能力有限,相信皇上必能顺利平乱。”
如懿眼底有淡淡的隐痛:“这还要多亏你与颖嫔同为蒙军旗,相交结好,她为了巴林部,也肯信你一些,帮咱们这个忙。如今你有着身孕不能侍寝,这些事,皇上也根本不叫传进天地一家春……九州清晏的消息又一直许进不许出,李也没法子递消息出来。我思来想去,只能靠出身巴林部的颖嫔了。”
“姐姐与我之间,再要说这些就生分了。”
她望着窗外艳艳风荷,莹莹睡莲,忽而一叹:“我总是不明白,皇上究竟是个什么意思?一壁为着十二阿哥周岁之喜而再度大赦天下,减秋审、朝审缓决三次以上罪,一壁却处处提防着姐姐过问前朝之事——其实姐姐哪里就真的过问了,不过是这些日子听了太后娘娘几句牢骚,留心了些端淑长公主近况罢了。”
如懿摊手一笑,牵动头上的金累点翠嵌翡翠花簪钿子粼粼耀眼,“咱们也不是第一日认识皇上了。皇上到底介怀着太后,我再怎么问心无愧,也奈何不得皇上疑心。”
她正了正衣襟上和田白竹节领扣,太息道:“可话说回来,皇上的疑心终究也只是无端而来,乌拉那拉氏在前朝并无重臣,皇上也是知道的。只要端淑长公主平安归来……”
“姐姐,我不明白。”
海兰疑惑道:“我一直想问姐姐,为何对端淑长公主之事如此关心?按理说太后对姐姐不过是面上的情意,而端淑长公主本人,幼年时与姐姐也似有龃龉……”
如懿面色一滞,含着薄凉的笑意,轻摇手中的素色纨扇:“那都是小孩子家的事了,我当初为着不嫁先帝的三阿哥,确实得罪了端淑长公主。不过海兰……你可还记得玫嫔的孩子?”
“姐姐是说……”
“那孩子出生时,我在,皇上和孝贤皇后也在。”
如懿的目光中含了一缕寸薄的悲悯与怅然,这样的情绪,她已经许久没有过了。“我一直觉得自己是个狠心的人,可是那时我真的想过,有没有什么方法救下那个孩子。海兰,这样的无能为力,经历一次已经够了。”
海兰垂眸凝神须臾,方低声道:“姐姐终究是慈悲心肠。只要是姐姐想做的事,我都会为姐姐去做。”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小说推荐:《打赢复活赛后被遣返龙族》《港娱天后1988》《长生修仙:从福修开始》《上流玩法》《一人之下:我开启了神话纪元》《伪装大佬那些年》《石破天穿越令狐冲》《在北宋当陪房》【退婚流小说】《离婚后,我能听到未来的声音》
盘锦大有小说【pjdayou.com】第一时间更新《如懿传之柔芳懿懿》最新章节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