两年里,江绯白慢慢了解了现在的生活环境。
现在所处朝代为景朝,当权者姓萧。裕朝末代,天下大乱,民不聊生,各方豪强招兵买马发展自身实力,不受朝廷管辖,诸方争权夺利,都想试试主宰天下的快感,你方唱罢我登场。
百姓在这样的情况下苦不堪言,卖儿鬻女已成常态,在战乱的十几年里,天灾人祸,使天下百姓数量急剧减少,易子而食的惨剧不断发生。
终于,其中一方豪强萧家军慢慢展露头角,势力不断壮大,在之后三年内收复整个大裕的残乱局面。并在战争后方不断发展民生,使民间不断恢复生机。
终于在二十五年前建立大景王朝,新朝初立,百废待兴,战乱不仅让国家丧失大量百姓,还让诸多读书人毁于战火。
所以大景大力鼓励民间读书人科举考试,朝廷连开三届恩科,试图填补长时间战乱带来的人才缺失空缺。
在这种情况下,前朝大儒,有名望,有能力的读书人要么隐士不出,要么已经故去,三届恩科发现的有才之士差强人意,江家老太爷就是趁着这股东风,勉强考了个举人,汲汲营营十几年,在京城得了个五品光禄寺少卿,要是身体强健还好,眼看升迁有望,高兴之下多喝了几杯,夜间在姨娘处留宿,不知节制,竟然就那么去了。
所幸老太爷去之前家里的儿子基本都安置妥当了,老太太所出的大伯江清月,任从五品翰林院侍读,老二也就是江绯白的父亲,任正六品文职,国子监司业,还有庶出的三叔江清山,任正六品文职大理寺寺丞。
就这样,既无三省六部重要部门的任命,也无实权在手,但是好歹也算是有了个基本营生。
老太太在老太爷去了之后,就独居荣安堂,打发了所有没有生育过的姨娘、通房,看不顺眼的莺莺燕燕基本一个不留,收养了娘家侄女,父母早亡的娘家侄女在荣安堂伴,至此掌控了整个江家。
彼时,大伯母吴氏身为老太太的娘家族人,嫁进江家已然四载,生有一儿一女,大姐儿江绯月,大哥儿江绯华。母亲也已与父亲成亲两载,因迟迟不曾生育,受到祖母的刁难,幸而有父亲时时在中间插科打诨。三叔的新婚妻子楚氏是上司的庶出女儿,两人之间鹣鲽情深,浓情蜜意,很是碍了祖母的眼。
但是,不管是祖母亲近的儿媳还是碍眼的儿媳,都不曾碰触到祖母手里的管家权力的一分,整个江家内宅都还把控在祖母手里,甚至在外的儿子都对祖母言听计从。
母亲刘氏家族原为外放四品官员,因想寻着门路回京就职,而祖母这边彼时正在给父亲寻找合适的妻族,毕竟祖父故去,而江家的三个儿子都在清水衙门并且在朝中根基不深,最有发展前途的有可能是庶出的三叔,祖母一心想给儿子寻个可靠有前途并且好拿捏的妻族,高不成低不就的,很是经过了一番折腾。
黄天不负有心人,在冰人的穿针引线下,两家见面,父亲与母亲也在花园里匆匆见了一面,一方是二八佳人,一方是英俊书生,匆匆一见就定下了终生。
两人成亲之初,经过慢慢磨合,郎有情妾有意,感情逐渐升温,虽不至蜜里调油,但也琴瑟和谐。
掌家权不在刘氏手里,刘氏自己倒也乐得清闲,在娘家的时候,就不喜这些,只是迫于时下女子必须了解一二,才认真学习过,刘氏自己还是更喜欢自在一些,而且夫君体贴,家里也无烦人之事,因此在成婚的第一年里,除了晨昏定省外,刘氏逍遥自在的在秋明居里读书画过着小女儿的生活,一点不知愁滋味。
生活中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一年来迟迟没有身孕,但好在婆母未曾表示过什么,丈夫也安慰说不着急,两人都还年轻,刘氏自己也乐得装糊涂,顺其自然而已,毕竟自己和丈夫的身体都没有什么问题,一切都只是时间问题而已。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小说推荐:《桃花山刘家修仙传》《仗剑独行斩鬼神》《野火》【泡书吧】《洞中避难所》【新黄易天地】【星月书吧】《金手指是深宫老嬷[红楼]》《刚准备高考,离婚逆袭系统来了》《回到红火岁月做俗人》
盘锦大有小说【pjdayou.com】第一时间更新《大白的科举人生》最新章节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